欢迎您访问香港免费资材大全!服务热线:023-6893 2352    023-6860 8571
香港免费资材大全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
共同创造、共同发展
139-9672-2780
集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为一体的公司
Chongqing Chaoqiang Steel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Co., Ltd.
我们做什么的
钢模板、钢结构、轻钢结构专业生产
为什么选择我们
10年的行业经验,让你品牌腾飞
我们服务过的客户
2000+资深合作伙伴
最新动态
如何保障钢模板支撑系统的质量?
来源: | 作者:重庆钢模板厂 | 发布时间: 2025-09-15 | 16 次浏览 | 分享到:

钢模板支撑系统质量保障全流程管控方案

钢模板支撑系统作为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核心承载体系,其质量直接决定工程结构安全与成型效果。保障其质量需遵循 “设计先行、材料合规、过程严控、验收闭环” 的原则,通过全流程标准化管控,杜绝坍塌、变形等质量安全隐患。

一、前期设计阶段:奠定质量基础

设计是支撑系统质量的源头,需结合工程特性进行精准计算与方案优化,核心管控要点如下:

荷载计算精准化

需全面考虑混凝土自重(按 24kN/m³ 标准取值,泵送施工时增加 10%-15% 冲击荷载)、施工活荷载(操作人员及设备按 2.5kN/m² 计算)、模板自重(根据钢模板厚度及配件重量核算),同时预留 1.2 倍安全系数,避免荷载遗漏导致支撑过载。

方案设计规范化

明确支撑体系的立杆间距(常规不大于 1.2m,高支模不大于 0.9m)、横杆步距(不大于 1.8m)、扫地杆设置(距地面 200mm 内)、剪刀撑布置(连续设置,角度 45°-60°,跨度超过 10m 时加密),高支模(搭设高度≥8m 或跨度≥18m)需单独编制专项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

节点构造精细化

设计立杆与横杆的连接节点(优先采用承插型盘扣式或碗扣式节点,避免扣件式节点松动)、立杆底部垫板(采用≥50mm 厚木板或钢板,面积不小于 0.15m²)、顶部可调托撑(伸出立杆长度不超过 300mm,受力面加设钢板),确保力的有效传递。

二、材料进场阶段:把控源头质量

支撑系统所用材料需符合国家标准,进场时严格验收,杜绝不合格材料投入使用:

钢材质量管控

立杆、横杆、剪刀撑等型钢需具备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检测报告,材质选用 Q235B 级钢,实测壁厚偏差不超过 - 0.3mm(如 Φ48mm 立杆标准壁厚 3.5mm,最小不低于 3.2mm),严禁使用锈蚀(锈蚀深度>0.1mm)、弯曲(弯曲矢高>L/500,L 为杆件长度)或有裂纹的钢材。

配件质量验收

扣件(直角、对接、旋转扣件)需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要求,螺栓拧紧扭矩达 40-65N・m 时不打滑、不断裂;可调托撑螺杆直径不小于 38mm,螺纹精度不低于 6h 级,底部防滑垫完好,严禁使用破损或螺纹失效的配件。

进场检测流程

按批次进行抽样检测,每批次钢材随机抽取 3 根检测壁厚、抗拉强度,扣件每 500 套抽取 10 套检测抗滑、抗破坏性能,检测不合格的批次全部退场,建立材料进场台账,记录规格、数量、检测结果及使用部位。

三、现场施工阶段:严控过程质量

施工过程需严格按设计方案执行,重点管控搭设精度与连接可靠性,避免违规操作:

基础处理达标

支撑立杆底部需设置在坚实基层上,若为土地面需平整压实后铺设≥100mm 厚 C15 混凝土垫层(宽度≥200mm);若在楼板上搭设,需验算楼板承载力(不足时增设回顶支撑),立杆底部居中放置垫板,严禁直接落在松软土或未加固的楼板上。

搭设精度控制

立杆垂直度偏差≤3‰(全高≤10m 时偏差≤30mm,>10m 时≤50mm),横杆水平度偏差≤L/300(L 为横杆长度),立杆间距、步距偏差不超过 ±50mm;剪刀撑需与立杆、横杆同步搭设,杆件交点采用扣件紧固,不得遗漏节点,高支模需设置水平安全网(每隔 2 步设置一道)。

连接质量管控

扣件安装时需确保螺栓拧紧,采用扭矩扳手抽查(每 50 个扣件抽查 1 个,扭矩值需在 40-65N・m 范围内),对接扣件需居中布置,相邻立杆对接接头错开距离≥500mm,且不在同一步距内;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需统一,顶部托板与钢模板接触紧密,不得出现空隙。

动态监测机制

搭设过程中安排专职质检员全程巡检,重点检查立杆垂直度、扣件紧固度、剪刀撑完整性,发现偏差立即整改;混凝土浇筑前对支撑系统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为设计荷载的 1.1 倍,持荷时间≥24h),监测沉降量(允许沉降≤3mm),预压不合格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四、验收与使用阶段:闭环质量管控

验收是保障支撑系统安全使用的关键环节,需分阶段进行验收,使用过程中加强维护:

分阶段验收流程

搭设至 3 步架高时进行首次验收,重点检查基础、立杆垂直度、横杆连接;

全部搭设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内容包括方案执行情况、材料质量、搭设精度、连接可靠性,验收合格后签署《钢模板支撑系统验收记录》,方可进入混凝土浇筑阶段;

高支模验收需邀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共同参与,验收资料留存归档。

使用过程维护

混凝土浇筑时安排专人监护支撑系统,严禁超载堆放材料(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的 1.05 倍),避免振捣棒直接撞击钢模板或支撑杆件;发现立杆倾斜、扣件松动时立即停止浇筑,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浇筑完成后需按设计要求的强度拆除支撑(如梁板混凝土强度达 75% 设计值方可拆除,悬臂构件需达 100%),严禁提前拆模。

问题整改闭环

验收或使用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如立杆垂直度超标、扣件扭矩不足)需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与时限,整改完成后重新验收,直至合格;建立质量问题台账,记录问题描述、整改措施、验收结果,形成闭环管理。

五、人员与管理保障:强化责任落实

质量保障需依托专业人员与完善的管理制度,避免人为因素导致质量隐患:

人员培训合格

搭设与验收人员需经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方案解读、搭设规范、安全操作),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如架子工)需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严禁无证人员参与搭设。

管理制度完善

制定《钢模板支撑系统质量管控细则》,明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搭设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搭设过程巡检制度、验收制度,确保各环节有章可循;定期组织质量安全交底(每道工序施工前进行),确保全员掌握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