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桥梁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高精度桥梁模板的安装质量直接决定桥梁结构的几何精度、混凝土外观质量及整体受力性能,是桥梁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以下从施工前准备、安装过程控制、安装后检查及特殊情况处理等方面,详细阐述高精度桥梁模板安装的注意事项。
一、施工前准备阶段
施工前的充分准备是确保高精度桥梁模板安装顺利进行的基础,需从模板检查、支撑体系规划、测量放线等多方面严格把控。
(一)模板质量检查
模板进场后,需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检查。首先检查模板的尺寸精度,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关键参数,偏差需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通常轴线位置偏差不超过 5mm,截面尺寸偏差 ±5mm)。其次检查模板表面的平整度,使用 2m 靠尺检查,平整度偏差不应大于 2mm,避免因表面不平整导致混凝土外观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同时,重点检查模板的拼接缝,确保接缝严密,缝隙宽度不超过 1mm,必要时采用塞尺进行检测。对于存在变形、翘曲、裂缝等缺陷的模板,需进行修复或更换,严禁不合格模板投入使用。
(二)支撑体系设计与材料检查
支撑体系需根据模板的重量、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及施工荷载进行专项设计,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设计时需明确立杆间距、横杆步距、扫地杆设置位置及斜撑的布置方式等参数,立杆间距通常不大于 1.2m,横杆步距不大于 1.8m。支撑材料进场后,需检查其规格、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钢管应无弯曲、锈蚀、裂缝等缺陷,扣件需具有出厂合格证,且经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对支撑体系的基础进行处理,若为地基土,需进行夯实处理,承载力满足要求后浇筑混凝土垫层,确保支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沉降。
(三)测量放线精准控制
测量放线是保证模板安装位置精准的关键。施工前需对桥梁的基准点、控制线进行复核,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使用经检定合格的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根据设计图纸放出模板的轴线、标高控制线及边线,并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标记。对于复杂的桥梁结构,如曲线桥、变截面梁等,需加密测量控制点,每隔 5-10m 设置一个控制点,确保模板安装的线形符合设计要求。测量完成后,需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二、安装过程控制阶段
安装过程是高精度桥梁模板施工的核心环节,需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重点控制模板的定位、拼接质量、支撑体系安装及预埋件位置等。
(一)模板定位与标高控制
模板安装时,需根据测量放线的控制线进行精准定位。采用全站仪实时监控模板的平面位置,调整模板使其轴线偏差控制在 3mm 以内。对于模板的标高控制,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通过调节支撑体系的高度,使模板顶面标高偏差不超过 ±3mm。在安装过程中,需多次进行复核,确保模板的位置和标高始终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大跨度桥梁模板,还需考虑模板的预拱度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经验,在模板安装时预设一定的预拱度,以抵消混凝土浇筑后产生的挠度。
(二)模板拼接质量控制
模板拼接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结构的整体性。拼接时需按照先内后外、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确保模板拼接严密。在模板接缝处,可采用双面胶带或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现象。拼接完成后,检查模板接缝处的平整度,使用 2m 靠尺检查,偏差不应大于 1mm。对于组合式模板,需确保连接螺栓紧固到位,螺栓拧紧力矩符合设计要求,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螺栓松动导致模板变形或接缝张开。
(三)支撑体系安装稳固性控制
支撑体系的安装需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确保其稳固可靠。立杆安装时需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1/1000 立杆高度,且不超过 50mm。横杆与立杆之间需通过扣件牢固连接,确保节点刚性,扫地杆需设置在距地面不大于 200mm 的位置,以增强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斜撑的安装角度应控制在 45°-60° 之间,与立杆和地面的连接需牢固可靠,可采用预埋件或膨胀螺栓进行固定。在支撑体系安装完成后,需对其进行预压试验,预压荷载为模板自重与混凝土重量之和的 1.2 倍,预压时间不少于 24h,观察支撑体系的沉降情况,确保沉降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预埋件位置精准控制
桥梁模板安装过程中,需准确安装各类预埋件,如支座预埋件、伸缩缝预埋件、护栏预埋件等。预埋件安装前,需根据设计图纸放出其准确位置,并采用钢筋或螺栓将其固定在模板上。在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多次检查预埋件的位置和标高,确保偏差不超过设计允许范围(通常位置偏差不超过 10mm,标高偏差不超过 ±5mm)。对于重要的预埋件,可采用全站仪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移位。
三、安装后检查与调整阶段
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调整,确保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为混凝土浇筑奠定良好基础。
(一)整体尺寸复核
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对模板的整体尺寸进行复核,包括轴线位置、截面尺寸、标高、垂直度等参数。检查模板的轴线位置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标高是否准确,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1/1000 模板高度,且不超过 30mm。对于曲线桥等复杂结构,需检查模板的线形是否流畅,符合设计的曲线要求。若发现尺寸偏差超过允许范围,需及时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
(二)支撑体系受力检查
对支撑体系的受力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查看立杆是否垂直,横杆、斜撑的连接是否牢固,扣件是否拧紧。检查支撑体系与模板之间的连接是否可靠,是否存在松动现象。可采用扭矩扳手检查扣件的拧紧力矩,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通常扣件拧紧力矩为 40-65N・m)。同时,观察支撑体系在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是否发生变形,若发现变形需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三)接缝密封性测试
为确保模板接缝不发生漏浆,需对模板接缝进行密封性测试。可采用注水试验或气压试验的方法,在模板内侧接缝处涂抹肥皂水,然后向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之间注水或通入压缩空气,观察接缝处是否有气泡冒出或渗水现象。若发现漏浆部位,需及时进行处理,重新密封接缝,直至测试合格。
四、特殊情况处理与安全注意事项
在高精度桥梁模板安装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特殊情况,需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确保施工安全。
(一)高空作业安全控制
桥梁模板安装多为高空作业,需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安全带需高挂低用,严禁在无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作业。脚手架、操作平台等需搭设牢固,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 1.2m,挡脚板高度不低于 180mm。高空作业所用的工具和材料需放置稳妥,严禁随意抛掷,防止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二)恶劣天气应对措施
遇到大风、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时,需停止模板安装作业,并对已安装的模板和支撑体系进行加固处理。大风天气(风力达到 6 级及以上)需将模板固定牢固,必要时拆除部分未固定的模板,防止模板被风吹倒。暴雨天气需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浸泡支撑体系基础,导致支撑沉降。雷电天气需停止高空作业,施工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避免发生雷击事故。
(三)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虽然模板拆除不属于安装阶段,但安装时需考虑后续拆除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模板安装时需在适当位置设置拆除吊点,确保拆除时模板能够平稳吊装。对于承重模板,需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拆除顺序需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严禁随意拆除支撑体系,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总之,高精度桥梁模板安装是一项技术性强、精度要求高的工作,需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桥梁模板安装质量符合要求,为桥梁结构的安全可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