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钢模板的质量控制与运输注意要点
一、液压钢模板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原材料质量把控
液压钢模板的质量优劣,原材料起着决定性作用。钢材作为主要原材料,必须严格控制其材质与规格。采购时,应优先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如 GB/T 700《碳素结构钢》、GB/T 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要求的钢材。仔细核对钢材的出厂质量证明书,确保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严格检查钢材表面质量,不允许存在裂纹、结疤、折叠、气泡、夹杂等缺陷,钢材表面锈蚀、麻点或划痕的深度不得大于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 1/2。对于重要工程或大型液压钢模板,建议对钢材进行抽样复检,确保原材料质量万无一失。
(二)加工制作过程控制
下料环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尺寸要求进行钢材下料,采用先进的数控切割设备,保证下料尺寸精度。对于复杂形状的模板部件,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放样,确保下料形状准确。下料后,及时对切割边缘进行打磨处理,去除毛刺、氧化铁等,防止在后续焊接过程中产生焊接缺陷。
焊接工艺控制:焊接是液压钢模板制作的关键工序,焊接质量直接影响模板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焊接前,根据钢材材质和板厚,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参数,如焊条型号、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等。焊接过程中,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规范,控制焊缝的形状和尺寸,保证焊缝表面平整、光滑,无气孔、夹渣、裂纹、未焊透等缺陷。对于重要的受力焊缝,应进行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探伤或 X 射线探伤,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组装精度控制:液压钢模板的组装精度直接影响模板的使用性能和混凝土构件的成型质量。在组装过程中,采用专用的组装胎具,严格控制模板的平面尺寸、对角线差、平整度等几何尺寸精度。各部件之间的连接螺栓应拧紧,确保连接牢固可靠。对于液压系统的安装,要保证液压油缸、油管、控制阀等部件的安装位置准确,连接紧密,无泄漏现象。安装完成后,对液压系统进行调试,检查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行程、速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成品质量验收
外观检查:对成品液压钢模板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检查模板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有无锈蚀、变形、划痕等缺陷。模板的拼接缝应严密,缝隙宽度不大于 1mm,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
几何尺寸检验:使用全站仪、水准仪、钢卷尺等测量工具,对模板的平面尺寸、高度、垂直度、平整度等几何尺寸进行测量检验。模板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如模板长度和宽度的允许偏差为 ±2mm,平整度允许偏差为 ±2m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3mm。
力学性能检测:对于大型或重要的液压钢模板,应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如承载能力试验、刚度试验等。通过模拟实际使用工况,对模板施加设计荷载,测量模板的变形量和应力分布情况,验证模板的承载能力和刚度是否满足要求。同时,对液压系统进行压力试验,检查液压系统的密封性能和工作可靠性。
资料验收:检查液压钢模板的相关资料,包括原材料质量证明书、钢材复检报告、焊接检验报告、无损检测报告、组装检验记录、液压系统调试记录等。确保资料齐全、真实、有效,能够完整反映模板的质量状况。
二、液压钢模板的运输注意要点
(一)运输前准备
合理选择运输车辆:根据液压钢模板的尺寸、重量和运输距离,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对于大型液压钢模板,应选用平板拖车或低平板半挂车进行运输,确保车辆的承载能力和尺寸能够满足模板运输要求。同时,检查车辆的车况,确保车辆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轮胎等部件性能良好,能够安全可靠地完成运输任务。
模板固定与防护:在运输前,对液压钢模板进行妥善的固定和防护。将模板用钢丝绳、链条或专用夹具牢固地固定在运输车辆上,防止模板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滑动、移位或倾覆。对于模板的边角、突出部位和液压系统等易损部件,应采用软质材料进行包裹和防护,如海绵、橡胶板、毛毯等,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碰撞和损坏。同时,在模板之间设置隔离垫木,避免模板相互挤压和摩擦。
办理运输手续:根据运输路线和模板尺寸,办理相关的运输手续,如超限运输许可证等。提前了解运输路线的路况、桥梁承载能力、限高限宽等信息,规划合理的运输路线,确保运输过程顺利进行。
(二)运输过程控制
控制行驶速度:在运输过程中,严格控制车辆行驶速度,避免急刹车、急转弯和颠簸。在普通公路上行驶时,速度不宜超过 40km/h;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度不宜超过 60km/h。特别是在通过桥梁、隧道、弯道、坡道等特殊路段时,应减速慢行,确保运输安全。
加强途中检查:在运输途中,应定期停车检查模板的固定情况和防护措施是否完好。如发现模板有松动、移位或防护材料脱落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加固和修复。同时,检查车辆的车况,确保车辆运行正常。
恶劣天气应对:在遇到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风、大雾、冰雪等时,应停止运输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在暴雨天气,应对模板进行防水覆盖,防止模板受潮生锈;在大风天气,应降低车辆行驶速度,避免模板受到风力影响发生晃动;在冰雪天气,应安装防滑链,小心驾驶,确保运输安全。
(三)运输到达后的交接
现场验收:液压钢模板运输到达施工现场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验收。检查模板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损坏、变形等情况,核对模板的数量和规格是否与发货清单一致。如发现模板存在问题,应及时与运输单位和生产厂家沟通,协商解决办法。
妥善存放:验收合格后,应将液压钢模板妥善存放。模板应存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底部用垫木垫高,防止模板受潮变形。对于大型模板,应采用支架或支撑进行固定,防止模板倾倒。同时,对模板进行遮盖防护,避免模板受到日晒雨淋,影响模板的使用寿命。